close
記者張淑娟/永康報導
台南市文化資產關懷志工協會出版一本「認識眷村歷史文化」鄉土教材,讓已走入歷史的眷村,能留下蛛絲馬跡,也讓大家明白眷村的產生,及一篇篇來台的故事。眷村文化館所在的永康成功里里長金冠宏說,歡迎大家走訪文化館,重新認識眷村文化。
金冠宏總是歡喜導覽民眾認識眷村文化館的一景一物,金冠宏表示,昔日的永康有許多眷村,包含公英新村、湯山新村、影劇三村、飛雁新村、精忠二村、精忠九村、警南新村、慈光九村等,隨著時代,眷村改建了,當年則是為讓前線官兵無後顧之憂,集中管理,也為了鼓勵前線官兵成家、避免思鄉、相互照顧及打造愛國情感,而有了眷村,當然也讓來台的榮民回家的路漫長。
眷村雖然改建了,歷史長存下來,金冠宏說,南瀛眷村文化館保留著許多眷村故事和文物,也成了榮民伯伯和榮眷記憶中的老家,看著館內的擺設,怎不思念起離鄉背井的日子。金冠宏指出,眷村是因戰爭所造成的遷徙文化,也是世界史上難得一見的民族大遷徙所產生的特殊文化,眷村因戰爭而存在,也因和平而消失,更隨著老兵凋零和眷村拆遷,消失在這塊土地上及人們的記憶裡,但是許多不為人知的眷村故事,如今都留在文化館裡,這是歷史不容抹掉的記憶。
由於眷村文化是這塊土地真實記憶,協會特編印成鄉土教材,歡迎大家走訪文化館,看看屬於那個大時代的故事。825F4D3ADD48B3E0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